刊登於經濟日報親子版-創意媽媽 13/10/2009 (五)
主動學習
.jpg)
我認為一個人成功與否,在於他是不是主動學習。我接觸的眾多學生中,無論是懷疑或被診斷為有障礙的兒童,他們能否衝破困難的關鍵,是基於學習動機的強弱。有時我只要拿着紙和筆,也未說遊戲的玩法,同學們便已垂頭喪氣,說着悔氣話:「我唔識做!」/「我一定做唔到!」/「咁多字,唔做啦!」可能因為平生遇過太多挫折,讀寫障礙的學童一般都很怕做功課。怕做錯、怕寫得慢、怕被罵、怕辛苦… …久而久之,失去學習興趣,不願參與。
作為職業治療師,我的角色是希望提升他們的自信心,主動學習。透過不同的讀寫遊戲,改善學童的專注力、小肌肉、視覺感知及感覺統合能力,讓他們重拾學習的樂趣,積極地面對挑戰。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,效果相當理想。家長們普遍反映他們較從前寫字快、錯漏少、耐力好、開心及主動做習作。其實學童一旦打開心窗,相信自己的能力,小宇宙便能發揮起來。
我兒便常常在不經意中主動學習。我會請他把污糟的衣物放入洗衣機,又會請他為植物澆水,培養責任感。現在,他會主動的把學到的兒歌唱多次,又會把唐詩、弟子規、中華字經等朗朗上口,看完圖書後自己說故事… …喜愛學習的果效遠比被動的學習來得吸引,也較深刻。
撰文:啟育兒童綜合發展中心總幹事張惠萍姑娘

|